*. 基本概念 1.什么是熔體流動速率? 圖1是熔體流動速率試驗的結構示意圖。料筒外面包裹的是加熱器,在料筒的**部有*只口模,口模中心是熔體擠壓流出的毛細管。料筒內插入*支活塞桿,在桿的*部壓著砝碼。 試驗時,*將料筒加熱,達到預期的試驗溫度后,將活塞桿拔出,在料筒中心孔中灌入試樣(塑料粒子或粉末),用工具壓實后,再將活塞桿放入,待試樣熔融,在活塞桿*部壓上砝碼,熔融的試樣料通過口模毛細管被擠出。 塑料熔體流動速率(MFR),以前又稱為熔體流動指數(MFI)和熔融指數(MI)。 圖1
1. 1定義 熔體流動速率是指熱塑性材料在*定的溫度和壓力下,熔體每10min通過標準口模的質量, 單位為g/10min.
1.2 影響試驗結果的因素
a. 負荷:加大負荷將使流動速率增加;
b. 溫度:在試樣允許的前提下,升高溫度將使流動速率增加,如果料筒內的溫度分布*均勻, 將給流動速率的測試帶來很明顯的*確定因素;
c.關鍵零件(口模內孔、料筒、活塞桿)的機械制造尺寸*度誤差使測試數據大大偏離。粗糙度達*到要求,也將使測試數據偏小。
2. 意義 熔體流動速率表征了熱塑性聚合物的熔體的流動性能,通過對它的測量可以了解聚合物的分 子量及其分布、交聯程度,以及加工性能等等。
二. 熔體流動速率試驗的技術要求 由于溫度、負荷、機械零件的****項偏差,都會導致試驗結果的*正確,因此,為了保證 試驗結果的正確性,必須對這些參數很具體地確定下來。
1. 溫度 由于在本試驗中,**有溫度是動態參數,對試驗的結果影響也很大,因此對溫度的技術參數 規定得很細致。有的廠**生產的各種儀器(還有如恒溫槽,維卡軟化點,等等)凡有溫度指標的,均標上“溫控*度”這*項,其實是對用戶提供了*個貌似高*度而實則是*有實際意義的指標。
1.1 溫度數顯準確度。 準確度,這里指數顯值與標準溫度計之間的差值。*般來說,只要溫控系統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微小的波動,準確度都是可以通過校正來消除誤差的。通常(按****標準,下同)要求在0.5℃內。
1.2 溫度波動 溫度波動,指料筒內*論加料與否、溫度穩定后的溫度波動情況,這表征了設備的溫度控制能力。
1.3 溫度長時間穩定性 指料筒內*論加料與否,在經過*段長時間,如4h后,溫度變化的數值,它表征了溫度控制系統抗環境溫度變化、抗電源電壓變化的能力,以及自身電子系統的漂移。通常要求*超過1℃。
1.4 溫度分布 特指料筒內口模上端起50mm長度范圍內的溫度梯度,反映了料筒內溫度的均勻性。通常要求在溫度高端*超過±1.5℃,低端*超過±1℃。
2. 負荷 根據測試標準,要求負荷的誤差在0.5%以內。
3. 機械制造*度
a. 口模。口模的毛細管內孔要求相當嚴格,有二種規格: 內徑 d1=2.095mm±0.005mm,粗糙度0.25 內徑 d2=1.180mm±0.010mm,粗糙度0.25
b. 料筒。料筒內孔要求達到d=9.55mm±0.025mm,粗糙度0.25*,維氏硬度600;
c.活塞桿。測量頭部要求與料筒內孔有合適的間隙配合,粗糙度0.25*,維氏硬度500。
這里要提及的是,在活塞桿上有多根刻線,在料筒內加料后,活塞桿插入料筒,這時刻線都暴露在上面,料筒內近**部的熔體由于存在氣泡等原因是*采用的,要等到活塞桿下移后達到***根刻線,才進入有效范圍,至*上面刻線為止,多余部分也屬*效。至于多根刻線,是根據*同****制定的要求而作的標志。
三. 試驗參數的選擇 看似繁多的技術參數,其實是儀器制造廠**的*務。供實驗人員在操作時選用的,只有下列 三項:溫度,負荷,口模。 在新標準中,1.180mm的口模已*再出現。而即使在以前的老標準中,1.180mm的口模也*少用到。
如**選擇試驗參數,在相關的****標準GB3682、**際標準ISO1133,美**標準(試驗方法)ASTM D1238都已明確規定: 標準GB3682-2000中的附錄B: 附 錄 B 熱塑性材料的試驗條件 表B1列出的是已規定在有關標準中的試驗條件,如有必要,對某些特殊材料可以使用未被列出的其他試驗條件。
表 B1 材 料 條件(字母代號) 試驗溫度θ,℃ 標稱負荷(組合)m nom,kg PS H 200 5.00 PE D 190 2.16 PE E 190 0.325 PE G 190 21.60 PE T 190 5.00 PP M 230 2.16 ABS U 220 10.00 PS-1 H 200 5.00 E/VAC B 150 2.16 E/VAC D 190 2.16 E/VAC Z 125 0.325 SAN U 220 10.00 ASA、ACS、AES U 220 10.00 PC W 300 1.20 PMMA N 230 3.80 PB D 190 2.16 PB F 190 10.00 POM D 190 2.16 MABS U 220 10.00 標準GB3862-2000中的附錄A: 附 錄 A (標準的附錄) 測定熔體流動速率的試驗條件 所有試驗條件應由相應材料命名或規格標準規定,表A1列出了已證明是適用的試驗條件。 表A1
要注意的是,標準附表中明確說明了,對*包括在附錄中的新的熱塑性材料,也“只可選擇本表中已使用的負荷和溫度”。
四. 試驗步驟
1.確定了試驗條件,就可以具體地進行試驗了。 a. 設置溫度,待穩定;
b. 需要清潔料筒活塞桿,清潔后,將活塞桿插入,還需等待溫度穩定;
c. 將活塞桿拔出;
d. 加料,壓實(應在1min內**成),重新插入活塞桿; e. 待4~6分鐘(有規定的按規定,*般4分鐘后,溫度已開始進入穩定狀態); f. 加砝碼;
g. 如料太多,或下移至起始刻度線太慢,可用手加壓或增加砝碼加壓,使快速達到活塞桿上的測試起始刻線; h. 計時,切樣,可切數段; i. 稱重;
j. 計算,取平均值;
k. 用紗布、**用工具(清洗桿)清洗料筒、活塞桿,如料的粘性太重,*易清洗,可在表面涂*些潤滑物,如石臘等。清洗*定要趁熱進行。料筒、活塞桿在每次試驗后都必須進行清洗。
l. 口模清洗,用**用工具(口模清洗桿)將內孔中熔融物擠出。在做相同材料的試驗時,口模*必每次清洗,但在調換試驗品種、關閉加熱器前或已經多次試驗,則必須清洗。遇有*易清洗的情況,同樣可涂*些石臘等潤滑物。
2.計算
通過上述操作過程,我們對每*段樣條,取得了二個數值: 樣條的質量-m,g 該樣條流出的時間-t,s
因為我們的定義是:每10min(即600s)流出口模毛細管的熔體的質量,而在上述的流出時間t,**定是600s,甚至可能差很多,因此,要折合到600s計算,這樣: MFR=600.m/t
式中,m、t的意義同上,MFR即為熔體(質量)流動速率,單位為g/10min。
五. 自動測試方法
綜上所述,在整個試驗過程中,測試人員需要將熔體通過口模內孔流下的部分按時間間隔
切割下來,這里附帶有許多人工操作的誤差因素,同時,如果流動速率很大的話,試驗人員根本來*及切割操作,而如果是很小的速率,流下*段需要花費半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,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是很大的(思想緊張)。因此,自動的試驗方法很有必要。
自動測試有二種方法:*種是:預*設定熔體流出的體積,然后對該體積的熔體的流出時間自動記錄,這是**內外通行的做法;另*種是設定熔體流出的時間。然后檢測該段時間流出的熔體的體積。總之,流出熔體的體積和流出時間是**要知道的數值,而只要知道了熔體的密度,就可以知道流出的這*段熔體的質量。我們回想*下原*的定義,就可計算出熔體流動速率MFR了: MFR=600.m/t 將m=πr2.L.ρ代入 MFR=600.πr2.L.ρ/ t
式中:πr2活塞和料筒的平均截面積0.711 cm2,r為料筒內孔平均半徑;
L-預*設定的活塞桿下移距離(*般為1”、1/4”,即25.4mm、6.35mm);
ρ*-熔體的密度,對PE,ρPE190℃ =0.7636 g/cm3, 對PP,ρPP230℃=0.7386 g/cm3 經簡化得: MFR=F/t
式中:F-系數,參見下表*: 材 料 試驗溫度 行程長度 F PE 190℃ 2.54cm 826 0.635cm 207 PP 230℃ 2.54cm 799 0.635cm 200
熔體的體積**是由活塞桿的行程決定的,這樣,只要選定行程(*般在儀器上已設置若干規格),記錄計時數值,就可很容易得到熔體流動速率,而減少了很多的人為誤差。
使用自動測試方法,還可以測試低達零點零幾、高達上千數值的材料的熔體流動速率,這在人工測試時簡直是*可能的。
六. 熔體密度的測定
上面在自動測試的方法介紹中,已經提到了熔體密度這*概念及其作用,對于PE,PP,*論其熔體流動速率如**,在特定的溫度下,其熔體密度是*個常數*,對熔體流動速率的測定帶
來很多方便,但畢竟有許多材料,*有正式公布其數值。但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測定(注意,僅對被測的批次有效)。 將儀器設置在自動測試工作狀態,選擇行程(25.4/6.35/等等),從計時器自動計時開始,切割*次,至記時結束為止,再切割*次。將這兩次切割間的樣條稱重。重復幾次試驗。
同樣,現在的已知條件是:該樣條的質量(m)、該樣條在熔融狀態下的體積(V= L.πr2)。于是,可得出下式,以方便地計算該熔體的密度: ρ=14m/L [g/cm3]
式中, m-樣條的平均質量 [g] L-活塞桿的行程。 [mm]
七.熔體體積流動速率(MVR)的測定
目前,*般而言的熔體流動速率都是指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,而在*近的****標準中,已根據**際標準ISO1133-1997,增加了“熔體體積流動速率”的內容。 1. 定義
熔體體積流動速率是指熱塑性材料在*定溫度和壓力下,熔體每10min通過規定的標準口模的體積,用MVR表,單位: cm3/10min. 它從體積的角度出發,來表達熱塑性材料在熔融狀態下的粘流特性,對調整生產工藝,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參數。 2.測定方法及計算
按**5章“自動測試方法”,根據計時的數值,按下式計算: *:ASTM:D1238-01 10.Procedure B-Automatically Timed Flow Rate Measurement
MFR=600 πr2 . L/t =427 L/t L與t的意義同上